柴静的《穹顶之下》观感

作者: loaf 分类: 随笔 发布时间: 2015-03-07 12:42

柴静的《穹顶之下》一时间成了微博热点。
开头时的煽情有些令人反感,不过想到是央视出来的,风格一向如此,也就释然了。随后,一个个有足够视觉冲击力的镜头告诉我们,雾霾的成应主要是烧煤和用油,在用煤方面,煤厂、电厂和钢厂是污染大户。在用油方面,两桶油的油品低劣、政府惰政、利益集团傲慢。解决方法有三个,一是政府要真正管起来,将现有的法律切实执行下去。二是用天然气来代替现在的煤炭和石油,现在主要的问题是两桶油的垄断。三是人人参与从小事做起。
老实说,这些都不是新发现的问题,即便如我等普通百姓,也都知道。但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很精良的加长升级版《焦点访谈》,我不肯承认它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是因为我认为它更像是一个宣传而不是一个纪录。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前者是制作者有了一个观点,然后用一个个事实向第三者证明或者暗示这个观点,后者只是从一个个事实去努力发现观点。具体来说,就是从事实发现观点是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批判性思维的。举例来说,片子的前30分钟在谈雾霾的危害时,无论是与她女儿的先天良性肿瘤还是与国内暴涨的肺癌发病率的关系,柴静的推导方式都是充满了统计学上的典型缪误的。但是我也知道,这些只是她引入主题的一个引子而已,并不是她的重点。片子想说是一个更宏大的主题,就是“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和“中国发展方式的升级”。尽管影片的制作有典型的央视风格:缺乏科学素养、堆砌事实充满暗示和精心的误导。但我仍然同意柴静提出的大多数问题的确是目前我们面对的重要问题。不过,我并不同意她的解决方法,其实,就上面提到的两个解决方法,往深处想,难道不是相互矛盾吗?柴静到底是希望一个大政府小市场的环境呢还是一个小政府大市场的环境?
本片中柴静刨根问底式的调查方式是一大亮点,这比央视的其它所谓调查要好的多。另一个我深以为然的观点是,“每个人都可以从小事做起,关心环境”,举的几个例子也很恰当。但是对她开出来的大药方,却是毒药了。我并不认为能源市场开放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污染问题可以说是发展的必然产物,解决它关键在于费效比,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管理问题,泛政治化并不合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